冯子存,笛子演奏家。1904出生于河北阳原县。冯子存是大家都熟悉的笛界北派的代表人物和很有贡献的老前辈,无论他在笛子演奏还是笛曲创作方面,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。曾发表作品《喜相逢》。
基本资料
歌名:冯子存
国籍:中国
民族:汉族
性别:男
出生日期:1904年
出生地:河北阳原县东井集镇西堰头村
职业:笛子演奏家
代表作品:《喜相逢》《放风筝》《五梆子》《冯子存笛子曲选》
演艺经历
1915年,他学会了吹笛子,并开始为村里的高跷队伴奏。
1925年,冯子存与艺友组成卖艺班子,把二人台带回家乡,使这一剧种在张家口地区流传开来,受到了群众的欢迎。同时,冯子存的笛子艺术也在阳原一带名声大振。
1927年,冯子存流浪卖艺到了地处坝上的尚义县,他一边卖香烟、卖瓜子,一边继续苦练笛子艺术。
1940年春节前一天,塞北地区的一个山窝里空前地热闹,半山坡一个矿坑口下面的空地上临时修建了一个“舞台”,从山外几十里的各村步行的。坐驴车的男女老少一齐奔向这里,他们就是为听“吹破天”的笛音而来。
1948年,张家口解放了,冯子存和许多民间艺人一样,因此获得了新生,他再次和朋友们组织起剧团,用当地人们喜欢的剧种《山西梆子》演唱人民翻身得解放的新剧目。
1950年,冯子存被招收到察北文艺宣传队,担任乐队演奏员。这期间,冯子存虽然已年近半百,但他刻苦学习乐理知识,并逐步开始了笛子曲的改编和创作,独奏曲《喜相逢》《放风筝》就产生于这个时期。
1953年,他带着这两首曲子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,他的笛子独奏轰动了北京,倾倒了所有的在场听众。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结束后,他就被留到中央歌舞团任独奏演员。从此,一个到处流浪的民间艺人,成了人民的笛子演奏家。
1958年以后,冯子存曾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频频外出演出,他的笛声传遍了大江南北,他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,而且在朝鲜、越南、瑞典、芬兰及我国的澳门、香港地区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。他所到之处,到处都是掌声,到处都是鲜花。冯子存的笛子演奏在国外被誉为《魔术般的笛子》。
1964年他被调中国音乐学院任教,培养了刘森、马宝山、曾永清、陆金山、杨明、涂传耀、郭鸿五、王湘等一大批笛子演奏家和演奏员,并把北派笛子传播到全国各地。
1976年冯老回到北京,参加街道工作。在凡有群众集会的场合,会前、会后都能听到他的笛声,只要有人要“冯老来一个”,他就马上从袖筒里取出笛子满足大家的要求。凡冯老参加的会,到会人数最多。久而久之,年轻人发现了冯老的秘密,不论在哪里见到冯老,只要左臂不能弯曲,就一定带着笛子。
1980年,76岁的冯老结束了他平凡而有意义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