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管乐,笛子演奏家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、内容丰富、独具特色、影响深远。生前曾系天津市政协委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名誉理事、天津歌舞剧院一级演员。
演艺经历
10岁起,刘管乐在老师指导下,开始学吹笛子,仅一年时间,他已能演奏多段昆曲曲牌和《打倒列强》等当时广为流传的进步歌曲了。
12岁时,在一家小店铺学徒当镟工。但他忘不了他的笛子,于是当他两年后返回家乡时,经人介绍,拜在一位还俗僧人的门下,继续学习笛子和管子、唢呐等乐器。同时,还和师父一道,过起了东奔西跑、饱尝艰辛的搭班卖艺的流浪生活。
1951年春天进入天津歌舞剧院的前身天津音乐工作团,担任笛子、管子和唢呐独奏演员。同年,刘管乐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首届“布拉格之春”国际音乐节的演出。
1953年刘管乐开始专门从事笛子演奏,开始了他近四十年的专业笛子演奏生涯。
1958年又随天津歌舞剧院赴苏联、阿富汗、埃及、叙利亚等国进行访问演出。
1961年首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笛子专业教材会议在天津召开,刘管乐以特邀身份出席了会议,并在与会专家共同参加了两场笛子独奏、重奏专场音乐会上演出,大获成功。正是在国内外大量的演奏实践中,刘管乐以其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,奠定了他在中国笛子演奏史上杰出的地位,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首肯和推崇。